美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征高额关税股票杠杆配资
为了应对中国太阳能产品长期以来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商务部在4月21日(星期一)宣布,将对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高额关税,其中一些关税甚至高达3403.96%。这次美国再次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其中部分税率达到了过去14年太阳能贸易战以来的最高点。
美国商务部在周一公布的最终关税决定,距离上一次案件提交差不多整整一年时间,对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这四个目标国家的关税税率,几乎全面超过了之前公布的初步税率。
具体来说,针对柬埔寨的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反倾销税率为125.37%,而反补贴税率更是高达3403.96%;马来西亚的反倾销税率为81.24%,反补贴税率为168.80%;泰国的反倾销税率为202.90%,反补贴税率为799.55%;越南的反倾销税率为271.28%,反补贴税率为542.64%。
美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这些高额关税主要是针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大量进口的产品,因为这些进口实际上是中国生产商为了避免其他地区的关税,把工厂搬迁到这些国家后生产出来的。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这四个国家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与此同时,印尼和老挝的进口量明显增加,这也引发了是否会针对这两个国家发起新的贸易案件的讨论。
美光伏案裁决引两极化反应
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6月2日判定这四个国家的进口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股票杠杆配资,那商务部的最终关税税率就会在几周内正式生效。
作为这个案子的主要申诉方,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联盟对商务部的关税决定表示欢迎。联盟的首席律师蒂姆·布莱特比尔说,这次超过3400%的税率是他见过的最高的之一。
布莱特比尔在记者会上说:“这对美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证明了我们一直以来的看法:总部设在中国的太阳能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压低价格,损害了美国企业,也让美国工人失去了工作。”
他还补充道:“今天对美国太阳能制造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我们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布莱特比尔指出,要让美国太阳能制造业重新崛起,还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他说,美国的组件生产已经很强劲了,而且一些预测显示,到2026年即将投产的电池生产能力可能会满足美国组件工厂的需求。
不过,反对这些案件的人警告说,新的关税会通过抬高价格和限制供应,阻碍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从而影响气候目标的实现,因为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目前还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他们特别提到,对电池征税会让那些急需从国外购买电池的制造商受到严重打击,因为美国本土的电池产量只能满足组件生产需求的一小部分。
美国光伏制造业崛起隐忧:政策依赖性强
同时啊,进口关税加上那些很给力的税收优惠,直接让美国的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清洁能源协会(CEA)还说呢,到2025年年底,美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可能会达到13吉瓦,而太阳能组件的生产能力会达到65吉瓦。不过呢,CEA也提醒说,这波太阳能工厂建设的热潮虽然看起来挺火的,但实际上有点脆弱。为啥呢?因为新上台的政府要是改变政策的话,那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就太大了。
美国太阳能产业的“战争”轨迹
这个事儿得从好几年前说起。当时,一家德国公司叫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简称SolarWorld),虽然在2018年就破产了,但它之前倒是干了一件大事——它成功地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进口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诉讼。
SolarWorld觉得,中国政府给本国太阳能企业的一些补贴不太合理,这使得中国的太阳能厂商可以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市场上卖东西,抢了它们的生意。
后来呢,又有一堆类似的贸易官司冒出来。这些官司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把生产转移到台湾地区的企业,还有些官司指控中国偷了美国太阳能企业的技术秘密,甚至用网络间谍的方式搞到了人家的商业机密。而且为了避开之前的关税惩罚,很多中国公司还把工厂搬去了东南亚。
现在快要结案的这场官司是由一些美国本土的太阳能企业联合起来发起的股票杠杆配资,像Convalt Energy、First Solar、Mission Solar、Hanwha Qcells、REC Silicon、Swift Solar和Talon PV这些公司都参与了。这是整个斗争里的第三波反倾销和反补贴行动了。结果呢,这些贸易官司让亚洲好几个国家的工厂都搬家了,最近越南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品出口国了。
英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